原标题:数读2023香港秋拍 中国书画关键词:喜忧参半、张大千断层式领衔
对于中国书画来说,最主要的市场仍在中国内地。然而,香港拍场仍是一个可以审视估价、讨论行情的统一市场。尤其是每季带来的高估价重点拍品精彩纷呈,其成交情况仍能为马上就要来临的内地2023秋拍带来一丝风向。
在香港10月秋拍中,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3家指标拍卖行在中国书画板块共有5个专场,上拍1130余件书画珍品,总成交近7.53亿港元,为近五季第二高成交总额;总成交率为79.4%;13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这其中,既有张大千断层式引领,黑马拍品频频涌现,也有赵孟頫、文徵明、张大千、傅抱石等高价拍品遭遇流拍,可说是本季香港秋拍中国书画市场喜忧参半。
本季在3家指标拍行有66件大千作品上拍,总揽近1.83亿港元,远超第二名,成交率为78.7%。在本季最高成交TOP20中大千作品占据5席,仍是稳定占据着高价拍品的顶端。张大千的泼彩、人物画、拟古青绿山水、书法作品均为藏家的心头好,遇之皆不会轻言放弃。
其中,张大千泼墨泼彩作品最受欢迎。泼墨泼彩代表了张大千后来艺术变法革新的成就,由于其与西方现当代抽象艺术的相关性,也是海外收藏家最早接触、收藏和经营的品种。因此,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的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路攀升,至今仍是市场的硬通货。张大千作于1968年的泼彩巨制《夏山飞翠》,属保险业巨擘史带旧藏,以8619.25万港元逼近估价四倍成交,荣膺本季中国书画拍卖系列成交之冠。另外,数件张大千泼彩荷花作品,《荷塘忆旧》《清荷图》等均以善价成交。
本季亦有数件大千自敦煌归来创作的人物画作品上拍。《龙女礼佛》《印度少女献花舞》《供香天女》全图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转折之处顿挫有力且富节奏感,设色艳丽而不俗气,深得唐人笔意,乃为大千人物画之佳作。
张大千书画合璧的《儗宋人青绿山水扇、行书自写词》堪称其成扇王者。虽然此扇已甚大,但扇子幅面毕竟无法与巨轴长卷相比,可用画面空间相当有限,而大千竟能在此甚小幅面中,表现北宋李郭派的丘壑造型和雄伟气势,仍然蕴借着诗情的书卷气,实乃大千的过人之处。
另外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本季香港秋拍依然有张大千高价作品遭遇流拍。如张大千绢本白描《观音菩萨像》,估价为1600万-2000万港元,拍卖时竞价止步1550万港元,未至最低估价而未能成交。显然这样的估价,是对延续张大千市场热度抱有期待。只是这个估价,对于这件绢本白描《观音菩萨》来说,任旧存在挑战。
此次香港10月秋拍,3家指标拍行没有了春拍中《花开十丈影参差》这样的亿元拍品的加持。但可喜的是,13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这些尖货的高光时刻为平淡的市场平添了几分亮色,尤其是TOP20总成交4.1亿港元,占据3家拍行中国书画总成交的54.5%,成为“救市”基础。本季的书画板块中,近现代和古代书画的热卖依然集中在来源有序、精妙气质、品相完整这三大特点。
得益于藏家们对苏富比亚洲50周年志庆鼎力支持,释出高质量拍品。尤其是古代书画中,来自不同藏家的5件《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全部成交,再次彰显了石渠著录的市场号召力。尤其是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的陆治《云川图》以4280万港元逾估价四倍成交,成为此次香港10月秋拍中国书画板块第二高价成交拍品。
本季香港秋拍另一看点是,多个重要收藏表现不俗,纷纷拍出佳绩。如,香港苏富比首度面世之张葆萝儿女珍藏书画及张群“中行庐”收藏,还有王南屏长女王元元藏书画以及邓泽如家族递藏孙文信札;嘉德香港呈献的“少帅墨缘——张氏家族藏珍”专题、“雾明楼”藏近代名人通信、“玉斋藏珍”专题均取得100%成交的佳绩;保利香港带来的徐悲鸿赠张学良“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之《立马》以港币840万成交,成为该场的成交之冠。
此外,超高的性价比的黑马拍品不断涌现,也成为本季秋拍的一大亮点。康熙晚期南京画派一集大成者,樊圻, 吴宏, 陈卓, 王概, 王蓍, 杨晋, 官铨, 陈训, 邹寿坤,共九位画家合绘的《山水十二屏》以70万港元起拍,经过40余口激烈的角逐,以2223万港元成交,为低估价的27.8倍,成为本季的一大黑马拍品;吴昌硕《墨笔拟古山水卷》以低估价27倍的216万港元惊喜成交;李鸿章《行楷八言联》以低估价18.2倍的146.05万港元成交;估价为1万-2万港元的(清)佚名《职贡图》经过65口竞价,以116.84万港元成交,超逾低估价百余倍强势成交;秦大士《楷书九言联》以57.15万港元成交,为低估价的19倍。
樊圻 吴宏 王蓍 陈卓 王概 杨晋 官铨 陈训 邹寿坤 山水十二屏 立轴
在高价拍品成交喜人的背后,咱们不可以忽略赵孟頫、文徵明、张大千、傅抱石等高价拍品的遗憾流拍,而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深思。
拍卖行与藏家始终存在着的双向选择。现今的书画藏家迭代,对书画品质、来源清晰度、艺术史价值的要求逐渐提高,是与拍卖行对拍品结构的调整相对应的。本季的书画板块中,诸如傅抱石韶山题材最大尺幅作品《韶峰春晓》、宋文治与江苏画院同仁们合写而成《南京长江大桥》等一些题材上有着非常明显时代印记的作品可能受到市场受众的限制而导致无人问津。
另外,好的成交离不开高品质艺术品,也离不开合理的价格。尤其是在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高品质作品惜售,征集困难的前提下,及时作出调整普品的估价策略,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季拍卖,文徵明《天平山图》、张大千《观音菩萨像》在经过几轮竞价之后遗憾流拍;赵孟頫《枉顾贴》以2400万港元起拍,无人问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在普品的价格上,藏家保持了应有的理性与谨慎。如果画作内容如果一般,价格稍微高一些,就会收手,转而是集中力量拿下最想入的藏品。
从成交结果看,书画板块藏家的意愿和心态并未受到环境的剧烈影响,他们始终聚焦作品的递藏与著录,而超高的性价比、可读性较强的画作,亦是成交率的保证。如重视藏家需求、严格把控书画品质、合理的估价策略,更可能实现双赢。